六堡茶的历史 六堡茶是广西特有的传统名茶,属黑茶类。产于广西浔江、贺江、桂林、郁江、柳江和红水河两岸的山区,而以梧州苍梧县六堡镇所产的最为有名,故称六堡茶。 六堡茶久负盛名,脍炙人口,是我国历史名茶,已有1500多年的产制历史,清嘉庆年间就以其独特的槟榔香而列为全国24个名茶之一。六堡茶受到追捧可追溯到十九世纪,梧州作为水上丝绸之路的起始站,六堡茶顺着水上丝绸之路,远销港澳、日本、东南亚等国家(地区)。并且由于地理气候炎热,两广地带历史上习惯于饮凉茶,而同时具有凉茶功用和药用保健的六堡茶便受到青睐而得以普及,并随两广下南洋的华人传遍港澳和东南亚国家和地区。 1960年,六堡公社茶场成立,8000亩自有茶园,成为六堡茶最大的初制厂。1976年,合并所有六堡行政村的初制厂,苍梧六堡公社茶厂成立,开始初制与精加工并行的道路。立足六堡茶原产地的青山绿水和上万亩原种茶园,年产成品茶20000担,是当时梧州规模最大的六堡茶企业。 2006年,苍梧六堡茶厂经重组创建为苍梧六堡茶业有限公司。成为第一家,也是目前为止为数不多的建立在六堡茶原茶地——广西苍梧六堡镇的六堡茶厂,公司出产的茶叶从种植,采摘,到加工生产,再到仓库陈化都是在原产地六堡镇进行的。几年来,通过对老茶园的改造;发展示范茶园;向当地农户推广种植等措施,扩大了六堡茶园的面积和产量。公司陆续获得了“苍梧县十佳企业”,“梧州市农业龙头企业”、“梧州市产业扶贫龙头企业”、“广西著名商标”等荣誉。 关于“苍松”牌六堡茶 通过对六堡茶传统工艺的保护传承,“苍松”牌系列六堡茶以其纯正的口感;地道的原料;依托原生态的环境,成为高品质六堡茶的代表。 2010年8月,苍松六堡茶园中有193.6亩茶田获得了中绿华夏的有机认证,2012年296亩茶园再获中绿华夏有机认证。有机茶园近500亩,是目前六堡茶行业唯一一家获得有机基地和食品认证的企业。真正从原料开始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健康放心的六堡茶产品。
六堡茶的加工流程 初制工艺:杀青——揉捻——渥堆——复揉——干燥
复制工艺:过筛整形——拚堆——冷发酵——烘干——上蒸——踩篓——凉置陈化
六堡茶分六堡散茶、砖茶、饼茶 毛茶经过蒸汽蒸软后,装(袋、篓),压实,然后放置阴干处,陈放几个月。即可形成有原产地特色的六堡茶。传统的竹篓包装,有利于茶叶贮存是内含物质继续转化,使滋味变醇、汤色更深、陈香显露。用六堡散茶蒸制、压模,可制成“六堡饼茶”、“六堡砖茶”等。 六堡茶的特点 六堡茶其汤色透彻,香气醇纯,带有独特的香味(药香、松烟香、槟榔香),滋味爽口、醇厚、回甘;耐于久藏,越陈越好;饮后生津止渴、醒酒提神、养胃和气、清热消滞、祛除疲劳,而茶中有“发金花”的,即生长有金色菌孢子的最受欢迎。因为“金花”是良好品质的表现。
六堡茶的收藏及价值 由于六堡茶是后发酵的黑茶,其品质有越陈越好的特点,决定了六堡茶具有收藏升值及投资风险小的优势。故品老茶、藏新茶不失为一个明智的做法。
六堡茶耐于久藏,越陈越好,但因为茶叶本身具有吸异性、吸水性,故“藏之得法”尤为重要。六堡茶要求储藏在清洁、通风、干燥、避光、无异味的地方,严禁与有毒、有害、有异味、易污染的物品混贮混放。贮藏最佳空气湿度70——80%,温度为20——28摄氏度。六堡茶的种类及口感 六堡茶一般分为茶厂六堡茶和农家六堡茶。 茶厂六堡茶:即按照以上介绍的工艺在茶厂加工的六堡茶,占六堡茶产量的绝大部分,也是最普通,一般采摘一芽三四叶的鲜叶原料制作,白天采晚上制,其中渥堆、凉置陈化是六堡茶加工的重要环节,一般贮藏于阴凉的库房中,经过一段时间后,汤色变得橙红或红浓,滋味有清凉爽口之感。 农家六堡茶:具有松烟香,俗称农家老茶婆,是六堡茶最朴实原始的制法,也是品质较好的六堡茶之一,陈年的农家六堡茶有浓郁的松烟香,是六堡茶中特有的一种香型。农家六堡茶有农户手工制作,采摘一芽三、四、五叶,经过沸水杀青后捞起,晾干储存,农户通常将这些茶叶放置于竹篓中,悬挂在自家灶头上,经过一段时间得烟熏火燎,形成农家茶独特的品质,农家茶外形粗大松散,干茶颜色随年月得增长而加深,茶汤色随时间的增长加深而后再变淡。新茶滋味甘甜清爽,陈茶醇厚顺滑。 六堡茶的保健功效 六堡茶属于温性茶,除了具有其他茶类所共有的保健功效外,更具有消暑祛湿、明目清心,帮助消化的功效。既可饱食后之助消化,亦可以空腹饮之清肠胃。在闷热的天气里,引用六堡茶清凉去暑,倍感舒畅。科学实验和六堡茶爱好者品茗实践证明,六堡茶除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、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外,所含脂肪分解酵素高于其他茶类,故六堡茶具有更强的分解油腻、降低人体类脂肪化合物、胆固醇、三酸甘油脂的功效,长期饮用可以健胃提神、减肥健身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