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湾乌龙茶源于福建,但是福建乌龙茶的制茶工艺传到台湾后有所改变,依据发酵程度和工艺流程的区别可分为:轻发酵的文山型包种茶和冻顶型包种茶;重发酵的台湾乌龙茶。
台湾乌龙茶的白毫较多,呈铜褐色,汤色橙红,滋味醇和,尤以馥郁的清香冠台湾各种茶类之上。台湾乌龙茶的夏茶因为晴天多,品质最好,汤色艳丽,香烈味浓,形状整齐,白毫多。台湾包种茶在乌龙茶中别具一格,比较接近绿茶,外观形状粗壮,无白毫,色泽青绿;干茶具有明显花香,冲泡后汤色呈金黄色,味带甜,香气清柔;具有“香、浓、醇、韵美”五大特点。
台湾乌龙是乌龙共酵程度最重的一种,也最相似红茶的一种。
优质台湾乌龙茶芽肥绚丽。汤色呈琥珀般的橙红色,叶底淡褐有红边,叶基部呈淡绿色,叶片完整,芽叶连枝。
台湾乌龙茶在国际市场上被誉为香槟乌龙或"东方美人",以赞其殊香美色,在茶汤中加上一滴白兰地酒,风味更佳。台湾极品好茶,阿里山高山茶,根据茶业改良场多年研究调查,全世界最优良的茶园集中在北回归线附近约50公里以内山区,阿里山茶区即在北纬23度半附近嘉义县境内。
阿里山茶茶园主要分布于梅山乡山区之太平、龙眼(龙眼林尾)、店仔、樟树湖、碧湖、太兴、瑞里、瑞峰、太和及太兴等村落,茶园面积总数约10,000公顷,海拔介于900~1,400公尺之间。梅山乡龙眼村(海拔约1,200公尺)更是台湾高山茶的滥觞。而此地种植的茶树,以青心乌龙为主。
竹崎乡、番路乡及阿里山乡,产茶的村庄大多位于阿里山公路旁,如濑头、隙顶、巃头、光华、石桌、十字路、达邦、里佳及丰山等山地部落。而这些村落所产制的茶品,对外通称阿里山茶,不过也有名为阿里山珠露茶或阿里山玉露茶的茶品出现。尤以阿里山珠露茶最享有盛名,可谓是竹崎乡民的「绿金」,而此茶产于竹崎乡石桌茶区,茶园种植面积约为400公顷,分布于海拔约1,200~1,400公尺左右的高度,种植品种以青心乌龙为主,由于制成的茶叶,香气浓郁,滋味甘醇,广受饮茶人士喜爱。
阿里山青心乌龙茶产于台湾省嘉义县阿里山乡乐野村,阿里山乡阿位于台湾嘉义县东部,阿里山茶区即在北纬23度半附近嘉义县境内。阿里山风景区辖内之阿里山、番路、竹崎、梅山、大埔等乡。种植面积约2500公顷。 阿里山邹族文化部落茶园界於海拔1000~1700公尺之间,为台湾茶叶顶级阿里山茶的最佳产地,所产的阿里山茶叶主要分布在北回归线两侧地区,该地区气候阴冷;终年云雾辽绕,如此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及气候,使得茶叶细胞变的更加紧实;芽软叶肉厚,再经深耕、手采细工制作、匀焙,使得茶叶鲜活翠绿、水色金黄、滋味醇厚;清香淡雅,便是茶农秉持制茶的品质。
珠露茶
阿里山珠露茶产于台湾嘉义县竹崎乡。竹崎乡位于嘉义县东方,是台湾新兴的高山茶产区。此地海拔约1400公尺左右,终年云雾缭绕,土壤又属于红土,故非常适合茶叶生长。所生产的珠露茶因特别的种植环境及优良气候条件,所以风味独特,辅以完全手采嫩菁及独到的焙制技术,使阿里山珠露茶广受好评。
本茶产自竹崎乡石桌地区,是最顶级珠露茶的故乡,入口即有一股高山茶特有的幽雅香气,与清纯甘润的滋味,是不可多得的台湾好茶。
阿里山高山乌龙茶产地在台湾嘉义竹崎乡海拔1400公尺的高山上,终年云雾缭绕,所栽培出来的茶叶味道清新自然,最大的特征就是香气甘醇且相当耐泡!
阿里山高山气候冷凉,早晚云雾笼罩,平均日照短,茶树芽叶苦涩成分降低,进而提高了茶叶的甘味。同时因日夜温差大的缘故,茶树生长缓慢,茶叶芽叶柔软,叶肉厚实,果胶质含量高等等,这些都是阿里山高山茶所展现出的特性。
1200到1600公尺的海高度、日夜温差大,正是茶树生长的好环境,同是台湾著名的鸟龙茶系的珠露茶,是阿里山的特产茶,坚持软嫩的茶菁100%手工采收,加上独特的烘茶,卷出外观是翠绿色的半球状茶叶,茶汤蜜绿色,入口则有高山茶特有的香长和甘润。
|